通讯员:柯鸣
为进一步加强食堂内部管理,提升餐饮服务质量,全力打造师生“满意后勤”“幸福后勤”,饮食服务中心以“师生需求”为导向,从需求响应到流程优化,从个性化关怀到便民创新,将“暖心服务”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管理细节,用精细化、人性化的举措打造有温度的餐饮空间。在这里,烟火气与人文关怀交织,一餐一饭的温暖故事悄然书写……
精准服务:建立需求档案,定制专属关怀
家住工学部茶港社区的退休教师谢老师,每日乘坐校内巴士前往信息学部四食堂用餐。她表示对该食堂所提供的珊瑚鱼情有独钟。然而,偶尔因到访时间较晚,该菜品已售罄。得知此情况后,食堂经理特意留下了谢老师联系方式,并嘱咐厨师为她预留一份,并在适当时候通知谢老师前来用餐。对此,谢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,并在珞珈直通车实名点赞。
图书馆张老师因早班需求,每日需提前用餐。因其喜欢喝豆腐脑,希望食堂提前提供,食堂档口迅速调整档口排班,安排专人6:20到岗制作豆腐脑,并同步优化早餐供应流程,确保特殊时段服务“不缺席”。
高效响应:48小时闭环机制,让建议落地有声
接到学生反映“紫薯和红薯在剥皮时颜色染到手上,花时间洗手影响其上课时间”反馈后,食堂当天召开专项会议,决定增设“去皮预处理”环节,并在48小时内完成操作培训,问题从提出到解决全程高效透明。
在接到学生关于“紫薯和红薯在剥皮时颜色染到手上,花时间洗手影响其上课时间”的反馈后,食堂迅速组织开会,决定增设“去皮预处理”环节,并在48小时内完成了相关操作的培训工作。问题从提出到解决全程高效透明。
针对“食堂增设黑芝麻糊”的提议,食堂联合厨师组进行三轮原料筛选与配方调试,一周内推出低糖健康版产品,日均销量超百份,成为热门餐品。
暖心护航:细节延伸服务半径,打造人文空间
食堂设置“便民服务台”,一位老师因带着小孩进闸机选餐不方便,要求食堂值班台经理帮忙照看一下,经理立马进入保姆角色,临时托管小朋友。
部分食堂大厅还配备标准化小药箱,内含创可贴、烫伤膏等8类应急物资,并建立《药品使用登记表》,每月定期补充更新,以便应对擦伤、胃痛等突发状况。
一餐一饭的温度,源于对细节的极致关注;一朝一夕的守护,离不开管理的扎实根基。在食堂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角落,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未来,饮食服务中心将继续以“服务提质”为锚点,用暖心服务守护师生舌尖幸福。